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组委会文件
长中法论坛组[2022]1号
关于第十届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获奖论文的通报
武汉、长沙、合肥、南昌、黄石、岳阳、安庆、九江市法学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长江中游城市群法学交流、法治实践,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十届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围绕“用法治力量守护好一江碧水”主题征文,得到“四省八市”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响应。论坛共征集到有效论文206篇,其中,武汉20篇、长沙19篇、合肥17篇、南昌17篇、黄石8篇、岳阳77篇、安庆16篇、九江26篇,其他市投稿6篇。论坛组委会成立优秀论文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评出获奖论文58篇,其中,一等奖8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15篇,优秀奖23篇,现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获奖人员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希望“四省 八市”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按照党的二十大强调的“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的要求,继续深入法治实践一线,积极推动论坛学术成果落地转化,为推进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立新功。
附件:第十届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获奖论文名单
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组委会
2022年10月27日
附件
第十届长江中游城市群法治论坛获奖论文名单
一等奖(8篇)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地区 |
1 |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原则 |
高利红 苏达 |
武汉 |
2 |
长江生态环境立法协同保护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保障研究 |
侯云锦 |
安庆 |
3 |
以湘江环境资源法庭为视角——浅论环境资源法庭运行困境及对策 |
张天资 刘笑贫 |
长沙 |
4 |
《长江保护法》实施下行刑衔接机制研究 |
张瑾 孙洪坤 |
合肥 |
5 |
长江流域司法协同机制研究 |
袁小文 王延红 |
岳阳 |
6 |
论疫学因果关系理论在环境犯罪认定中的运用—— 以政法机关护航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背景 |
陈细田 |
黄石 |
7 |
长江流域跨区域水资源污染协同治理问题研究 |
黄黎明 |
南昌 |
8 |
省(市)际边界水域采砂联动执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江西九江为例 |
汤明 高和来 周成龙 |
九江 |
二等奖(12篇)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地区 |
1 |
长江环境犯罪系统治理模式的优化 |
叶小琴 李静 |
武汉 |
2 |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态修复赔偿金管理模式及路径选择 |
潘凤湘 李故瑶 |
岳阳 |
3 |
关于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利益链的思考 |
李劲松 |
岳阳 |
4 |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资一体化司法协作中的数据技术应用问题研究 |
周静 |
武汉 |
5 |
长江跨域水污染协同治理法治化思考 |
刘平 |
安庆 |
6 |
洞庭湖生态修复资金管理模式的选择与探索 |
柳春龙 |
岳阳 |
7 |
长江流域环境司法管辖制度的转型与重构 |
曹晴晴 |
合肥 |
8 |
依法推进长江中游支流湖泊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分析及思考 —— 以鄱阳湖、洞庭湖为例 |
张悦 杨晴 李文错 |
南昌 |
9 |
长江流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协同研究 |
吴乐天 |
南昌 |
10 |
浅谈加强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执法与司法协同 |
李尤江 闵家嘉 |
长沙 |
11 |
检察机关护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以公益诉讼为研究视角 |
苏金铭 |
九江 |
12 |
习近平法治思想下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与发展 |
彭锐 彭玲 |
长沙 |
—3—
三等奖(15篇)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地区 |
1 |
政策工具视角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文本分析 |
赵世豪 |
岳阳 |
2 |
长江流域“十年禁渔”行刑衔接机制研究 |
庄汉 孙益 |
武汉 |
3 |
长株潭区域协同立法的机制研究 |
邓千禧 |
岳阳 |
4 |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保障研究 |
杨帆 |
武汉 |
5 |
长江流域协同治理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成效及优化 |
蔡小倩 |
岳阳 |
6 |
组织管理学视角下审判团队建设模式的困境 |
傅高峰 |
岳阳 |
7 |
完善流域联合执法体系建设,促进《长江保护法》效能释放 |
王相婷 邵帅 |
岳阳 |
8 |
“两山”理念视域下检察机关加强跨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路径探析 ——从长江水污染防治问题分析出发 |
陈辉 |
安庆 |
9 |
生态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实践困境及纾解—— 以刑民四维裁判规则建 构为中心 |
张燕 陈洁 |
南昌 |
10 |
法治化营商环境视角下行政执法问题研究 |
陈宏光 李香贤 张晓君 |
合肥 |
11 |
司法行政视域下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法治化的进路分析 |
王一淮 |
合肥 |
12 |
法治视野下长江江豚保护区建设研究 |
罗云 |
南昌 |
13 |
以“长江禁渔”为引浅谈推进长江大保护与执法相适应 |
张炜 |
九江 |
14 |
《长江保护法》的立法之路研究 |
余丽丽 |
黄石 |
15 |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独特价值与优化路径——从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环 境保护出发 |
罗大钧 |
长沙 |
优秀奖(23篇)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作者 |
地区 |
1 |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处理的法律制度选择 |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调研组 |
武汉 |
2 |
环境公益诉讼中赔偿金的归属及使用问题研究——基于45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
欧阳双 |
岳阳 |
3 |
长江中游公安机关水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机制探究 |
童亦劲 |
岳阳 |
4 |
绿色发展语境下洞庭湖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案件研究—— 以H省Y市为例 |
李捷 |
岳阳 |
5 |
长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对策研究 |
临湘公安局课题组 |
岳阳 |
6 |
长江保护法司法实务问题的研究—— 以流域司法协作为视角 |
王延红 |
岳阳 |
7 |
区域协同立法的模式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
江飞 |
武汉 |
8 |
长江中游城市群生态环境司法协作的“协同性”转型 |
张一丹 |
武汉 |
9 |
关于检察机关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问题的浅思 |
粮丹丹 |
岳阳 |
10 |
基层自治组织参与长江支流湖泊治理的路径研究 |
张明奇 |
安庆 |
11 |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机制探索 |
郝俊敏 |
安庆 |
12 |
我国区域协同立法:问题与完善 |
陈宏光 李远波 安诗凤 |
合肥 |
13 |
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重塑及优化 |
李娜 |
合肥 |
14 |
行政公益诉讼运行的现实问题研究 |
徐露 |
黄石 |
15 |
长江中游支流湖泊生态保护的法治现状与实务对策 |
张悦 杨晴 李文锴 |
南昌 |
16 |
长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问题研究 |
魏斌 |
南昌 |
17 |
共护一江江无不清——关于加快县际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法治化的 调研报告 |
杨泽宇 |
九江 |
18 |
我国跨区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
孟庆吉 |
湛江 |
19 |
涉生态环境修复环资案件执行的实践检视与机制完善—— 以九江地区为例 |
崔芳 桂利娇 |
九江 |
20 |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协同立法的主要领域与模式分析 |
戴兵兵 |
九江 |
21 |
长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 |
贺立维 |
长沙 |
22 |
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水域环境保护执法协作的困境与对策 |
郑海英 |
长沙 |
23 |
长江中游支流湖泊治理研究 |
查永利 |
安庆 |